专业简介
贸易经济专业是南京审计大学2015年新增的经济学类专业, 2016年在江苏省内外共招收50名学生。本专业以经济贸易理论研究和教学为重点,在充分依托南京审计大学“大审计”平台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探索和创新,在人才培养中注重内贸与外贸相结合、经济与管理相结合。在强调理论教学的同时,也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努力培育面向各类商贸流通与工业企业、事业单位与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以及银行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现代商务活动和商业投资及管理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一、培养目标及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与道德修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熟练掌握现代商贸基本理论和实务技能,熟悉商贸政策法规、商贸企业业务流程和经营管理方法,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具有较高外语水平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商贸经营与管理人才。通过系统的经济学与贸易经济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供应链管理能力的培训,本专业毕业生能够成为在零售、批发、物流、商务服务等各类商贸流通企业从事商贸经营与管理工作,在事业单位与政府经济管理部门、银行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现代商务活动和商业投资及管理工作的高级管理人员。同时,本专业毕业生也将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学习能力进入经济学各分支学科的研究生学习。
(二)培养要求
1、知识结构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比较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经济学知识、贸易经济学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相关学科知识、数量分析方法、政策法规知识和学科前沿动态。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
(2)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
(3)掌握扎实宽厚的经济学、管理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4)掌握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知识以及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基本数量分析方法;
(5)熟练掌握商业、贸易、市场和流通领域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
(6)熟悉国内外贸易发展状况,把握产业经济、商业经济、流通经济、消费经济、国际贸易等领域的相关政策、方针以及理论研究前沿。
2、能力结构要求
通过系统地专业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贸易经济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掌握内、外贸企业经营管理所需的经济、法律、财会、数学、金融等多方面的基础知识,能熟练运用外语和计算机技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分析解决能力强,具备从事政府和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
(1)能利用计量、统计、会计等方法从事商贸流通和供应链管理业务经营与管理活动,具有较强的贸易实务操作能力;
(2)具有商贸、流通领域较强的信息检索、搜集、识别、判断和利用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解决相关问题的实际能力;
(3)具有商贸、流通领域较强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计算机要求达到江苏省普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二级水平;
(4)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
(5)具有较强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能够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基本的经济论文写作能力。
3、素质结构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自己的学习、实践和行动;
(2)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
(2)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4)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生活习惯,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5)具备一定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与素养;
(6)具有艰苦创业、锐意进取、善于合作、百折不挠的意识、意志、毅力和精神;
二、主干学科
经济学、工商管理
三、课程体系
本专业培养方案包括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两个课程板块和素质教育、就业创业、毕业环节。主要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与训练、艺术类课程、体育类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英语类课程、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基础与应用、office高级应用、西方哲学、中国文学、法学通论、审计学通论、经典著作导读、政治经济学、经济学原理、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会计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产业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资本论》选读、贸易经济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中国商业史、商业规划学、电子商务概论、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谈判、素质教育、就业创业、毕业环节等。
四、学制与学位
基本学制为四年,修读年限为3-6年。
学生修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课程,取得规定学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南京审计大学本科学士学位授予条例》授予条件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设置
(一)通识教育课(82学分)
修读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位课 |
必修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学位课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6 | 学位课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 |
形势与政策 | 2 |
| |
军事理论与训练 | 2 |
| |
艺术类课程 | 2 |
| |
体育类课程 | 4 |
| |
高等数学一 | 5 | 学位课 | |
高等数学二 | 5 | 学位课 |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4 | 学位课 | |
线性代数 | 3 | 学位课 | |
英语类课程 | 0-9 | 学位课 | |
计算机基础 | 0-2 | 学位课 | |
限选 | Access数据库基础与应用 | 3 | 4选1 |
SQL Server数据库基础与应用 | 3 | ||
VB编程 | 3 | ||
VFP数据库基础与应用 | 3 | ||
office高级应用 | 3 | 学位课 | |
西方哲学 | 3 |
| |
中国文学 | 3 |
| |
法学通论 | 3 |
| |
审计学通论 | 3 |
| |
经典著作导读 | 3 |
| |
任选 | 通识任选 | 9-20 |
|
(二)学科专业教育-学科基础课(31学分)
修读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位课 |
必修 | 政治经济学 | 3 | 学位课 |
经济学原理 | 4 | 学位课 | |
财政学 | 3 | 学位课 | |
金融学 | 3 | 学位课 | |
国际经济学 | 3 | 学位课 | |
计量经济学 | 3 | 学位课 | |
统计学 | 3 | 学位课 | |
管理学原理 | 3 | 学位课 | |
会计学 | 3 | 学位课 |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3 | 学位课 |
(三)学科专业教育-专业主干课(17学分)
修读类别 | 课程名称 | 总学分 | 学位课 |
必修 | 中级微观经济学 | 4 | 学位课 |
中级宏观经济学 | 4 | 学位课 | |
《资本论》(选读) | 3 | 学位课 | |
产业经济学 | 3 | 学位课 | |
贸易经济学 | 3 | 学位课 |
(四)学科专业教育-实验课程(4学分)
修读类别 | 课程名称 | 总学分 | 学位课 |
必修 | 经济学科跨专业综合实验 | 2 | 学位课 |
贸易经济学专业综合实验 | 2 | 学位课 |
(五)学科专业教育-专业选修课(13学分)
修读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位课 |
选修 |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 3 |
|
市场营销学 | 3 |
| |
消费者行为学 | 2 |
| |
中国商业史 | 3 |
| |
财务管理 | 3 |
| |
商品学 | 2 |
| |
商业规划学 | 2 |
| |
电子商务概论 | 2 |
| |
国际贸易实务 | 2 |
| |
商务谈判 | 2 |
|
(六)素质拓展(5学分)
修读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位课 |
必修 | 义工 | 1 |
|
劳动课 | 1 |
| |
学术讲座 | 1 |
| |
暑期社会实践 | 0.5 |
| |
文献综述 | 0.5 |
| |
选修 | 学年论文 | 1 | 选修1项 |
专题调查报告 | 1 | ||
竞赛 | 1 |
(七)就业创业(2学分)
修读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位课 |
必修 | 就业指导课 | 0.5 |
|
选修 | 职业生涯规划 | 0.5 | 选修1项 |
就业讲座 | 0.5 | ||
就业指导竞赛 | 0.5 | ||
必修 | 创新创业类 | 1 |
|
(八)毕业环节(6学分)
修读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位课 |
必修 | 毕业实习 | 2 |
|
毕业论文(设计) | 4 |
|
六、学分要求:
本专业毕业要求总学分为160学分,其中实践类课程34学分、并满足以下条件后准予毕业和授予学士学位,具体如下:
(一)全校通识教育板块(82学分)
1.通识教育必修课(24学分)
教育部规定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16学分,军事理论与训练2学分,体育类课程4学分,艺术类课程2学分,共24学分。
2.通识教育限选课(47学分)
通识教育限选:人文学科类6学分,科学技术类6学分、社会科学类6学分,经典导读课程3学分,数学类课程15学分,英语类课程9学分,计算机基础2学分。
3.通识教育任选课(11学分)
可以从学校课程目录的所有课程中选择,不得与已修课程重复、不得选择同样名称的较低级别课程。
(二)学科专业教育板块(65学分)
1.学科专业必修课(52学分、含学科跨专业实验2学分、专业实验2学分)
2.学科专业限选课(13学分)
(三)素质拓展、就业创业、毕业环节(13学分)